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hamber: We look forward to the necessary reform in China (in Chinese) Go back »

2011-01-17 | All chapters

中国欧盟商会主席:欧洲企业期待进行不要改革
新世纪周刊, 17th January 2011

欧洲企业有幸能参与中国从危机中全面复苏的过程,同时也担忧不平等待遇和监管风险

纵观2010年,尽管不断有企业对中国的市场准入、透明度和可预见性表示担忧,但总体而言,欧洲在华的商业发展卓有成效。

中欧商务关系对于双方乃至世界经济而言,其重要性前所未有,而情况也愈加复杂。

一方面,欧洲企业有幸能参与中国从危机中全面复苏的过程。但另一方面,随着在华经商的风险和竞争日益加剧,以及在公共采购等领域遭到不平等待遇,外国商业人士均感到挫折。

2010年6月,中国欧盟商会(EUCCC)公布的年度商业信心调查,充分体现了这一问题。总体来说,调查对象对其业务增长持乐观态度,但由于担心监管干预和市场不可预见性,对整体形势表示担忧。这就需要双方增强互信,有效沟通。为防止产生误解和猜疑,在华欧洲企业和中国决策者进行坦诚、公开的对话至关重要。惟此方能克服监管挑战,使外资充分发挥作用,在全球化背景下确保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。

中国在各大跨国公司的国际战略中占据显要位置。在华业务原来也许只是一名地区经理的职责范围,现在则成为公司全球会议的重要内容。中国市场对跨国公司生死存亡至关重要,尤其在汽车制造业等行业中。

同时,外国公司预感在中国可能不会像从前那样受欢迎。造成这种印象的因素有很多,包括外国企业和中国决策者之间有效沟通减少,“国进民退”的情况阻碍了私企发展,以及一系列限制外企的新政策。

以国家自主创新认定目录草案为例。该规定旨在支持中国发展创新。外企普遍欢迎政府对创新提供支持,但给予某些公司特别优待,排除外企参与申请的权利等建议,引发了很多问题和担忧。

过去30年,欧洲公司是向中国进行技术转让的主力军,涉及电信、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重要领域。当欧洲企业通过向中方合作伙伴进行授权许可、研发技术转让后,却发现可能已被排除在大部分市场之外,毫无疑问会觉得被疏远了。与决策者进行了坦诚直接的沟通后,这些极度担忧有所缓解。但这提醒我们,政策透明和协商非常有必要。

2010年上半年,国际商界领袖对同中国的合作前景表示出前所未有的担忧,有些人将这些担忧解读为抱怨。

事实上这也传递了一个清楚的信号,对建立双方健康稳定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。2010年4月,温家宝总理和欧洲商界领袖举行会谈,再次强调外资对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性。这一信息被传达至中国各级政府,并被一再重申。此后为了确保这一战略合作关系,各方进行了积极努力。

欧洲公司认可中国做出的诸多努力。把握此次机会对大多数欧洲公司而言,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

成功的关键,就是“双赢”策略。确保现在和将来能公平竞争,与有机会参与竞争同等重要。若能这样,外国公司将继续对华投入人力、科研和资产,这均有利于中国持续稳定发展。

过去30年间,外资企业主要为中国加速发展提供资金、外汇和技术,而今,外资企业能为中国提升价值链、发展创新带来动力,在环保减排等多个领域,与中国分享经验。

2011年3月,中国将讨论通过“十二五”规划。欧洲企业期待中国进行必要的改革。

中国正在制定宏伟目标。为实现这些目标,中国决策者可以依靠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私有部门,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。公开、公平竞争业已证明是经济发展的最强大动力,未来依然将是全中国人民实现更大繁荣的力量。